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鳴駐在所

此照片右下角的木造建築物為鹿鳴駐在所,屋頂採用簡單的「切妻/硬山」形式;駐在所外圍則有石砌圍牆,上面還種滿龍舌蘭。以玉里為東段起點的八通關越道路,在經過今日卓樂部落後,便沿著拉庫拉庫溪北岸開鑿;直到鹿鳴駐在所後,乃建鹿鳴橋跨越溪流、通到對岸,自此便一路沿著拉庫拉庫溪南岸緩緩爬升。因此,今日臺30線的卓樂到鹿鳴段,實為戰後所加開者,而非日八通關越道路路段;而八通關越道路的卓麓到鹿鳴段,近年已被林務局規劃成健行步道。該駐在所面向南方,其西即為橫跨溪流的鹿鳴橋;至於駐在所的西北方,明顯可見道路橫越溪流後,即沿著南岸緩緩上升。該道路自鹿鳴到現今登山口的路段,戰後亦被開闢成公路,屬於今日臺30線的其中一部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