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港口派出所

港口派出所位於今花蓮縣豐濱鄉,晚清執行開山撫番政策後,遂與後山原住民發生密切的接觸與衝突,而其中光緒3年(1877)的「大港口事件」(又稱奇密社事件),主要是因為清兵、墾民來到後山地區,與當地原住民激盪出許多「資源爭奪」的衝突;此外,清廷鑒於秀姑巒溪的運輸機能,開始修築水尾到大港口的陸路。當中有許多阿美族青年都被強制召集充作勞役,甚至備受剝削。在不滿情緒持續高漲下,今日瑞穗到豐濱一帶的各部落乃起而反抗。率先發難者乃烏漏社,隨後奇密社亦殺害作威作福的總通事林東涯;至於整個事件的主戰場與主事者,則是秀姑巒溪口南北岸的納納社與阿棉社。後來在吳光亮急調各路兵營援剿下,該事件始告落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