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口的辨天島

照片中的島嶼為位於秀姑巒溪口的獅球嶼,當地阿美族稱之為「Ciporan」,即「河中島」之意。由於該島是今日港口部落的祖先起源地與原居地,故成為現今族人舉行海祭的固定場所。有關該島的記載,最早見於清康熙60年(1721)的《東征集》(時譯作「芝武蘭」)。往後的清代文獻則記有「泗波蘭」、「秀姑巒」等不同稱呼,而嘉慶年間因海難漂流到秀姑巒溪口的日本船長文助一行人,亦稱之為「Ciporan島」。此外,漢人來此拓墾,或見其形似球而稱為「獅球嶼」,或見其宛如駝背貌而稱為「囉格(傴僂)島」;進入日治時期,則將之稱為「辨天島」。「辨天」即所謂「辨財天」,為日本的神祇之一。由於其兼有水神的性質,常被漁民所祭祀,故日本有許多島或湖泊,都被冠上「辨天」之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