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城公學校

清末即有部分漢人從臺灣北部及宜蘭移入新城立霧溪出海口的平原上做開墾,亦有如李阿隆等人與原住民做交易的通事,因此到日治初期都還有少量漢人居住於此。日治時期的新城公學校創立於大正15年(1926)4月1日,即是今日的新城鄉新城國民小學。學童不僅有漢人,還包含鄰近的太魯閣族族人,相對於新城小學校主要以日人子女為招生目標,新城公學校為了日人子女以外的學童開設。戰後改名為新城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實施九年國教後,再次易名為新城國民小學。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