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風岩

昭和2年(1927),臺灣日日新所舉辦的臺灣八景之一票選活動中,太魯閣峽谷雀屏中選,為了一睹峽谷的壯麗與人文族群的特色,慕名而來的遊客因此日漸增多。昭和7年(1932)成立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日本國立公園委員前來太魯閣進行國立公園候補地考察。進入太魯閣峽口後,穿越仙寰橋往內太魯閣前進,在塔次基里溪(今立霧溪)畔的Ayo(阿唷)駐在所(今西拉岸步道一帶)附近有片像是脫落的皮膚一般灰黃色的岩壁,聳立於此,頂部覆蓋有綠色植物,約80公尺左右高,名為「屏風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