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濁水橋

照片中的大濁水橋為日治時期連接台北與花蓮港廳兩州廳的境界,寬3.6公尺、橋長約520公尺、中央塔柱高約21公尺。昭和2年(1927)8月改修後於隔年6月改修完工。在昭和7年(1932)臨海道路完工後,即有客運「東海道自動車」在此經營往來花蓮港及宜蘭間的客運。當時的大濁水溪橋能夠一次乘載2至3台的東海道自動車客運通過。可謂東洋第一吊橋。民國35年(1946),由於颱風來襲倒毀而改建新橋。大濁水溪又稱和平溪,以起源於南湖大山附近的和平北溪及和平南溪為主要支流,出海口位於宜蘭縣與花蓮縣交界處,大濁水橋即東臺灣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跨越大濁水溪之橋樑。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