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賣局支局中的乾燥室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專賣局支局中的乾燥室,收集而來製作酒的茉莉花葉原料由專賣支局收取,之後在乾燥室進行再度乾燥與消毒的工作,進行完乾燥手續後再送至台北本局的工廠。乾燥室現址為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臺灣五大文創園區之一,原有舊酒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損毀,經修復後於民國100年(2011)對外開放。3.3公頃的面積涵蓋26棟老倉庫,保留日式檜木與水泥建築風格。吉野村於明治43年(1910)建立,一開始為荳蘭移民指導所,隔年改稱吉野村(今吉安鄉),是日治時期第一座官營農業移民村,之後,豐田村於大正2年(1913)建立、林田村於大正3年(1914)建立。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林立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