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薄薄社附近的檳榔樹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於薄薄社附近所種植的檳榔樹,是居於南國人時常看見的風景。對阿美族來說檳榔樹是一個定情物的象徵,譬如女孩子對男孩子有興趣時,則會拿檳榔塞至男孩子情人袋中,代表對男孩子心儀的象徵。檳榔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訂親的信物、做來娶親的聘禮,同時也是拿來祭祀的物品,更是拿來解決族人紛爭的工具,故對阿美族來說,檳榔是一個很重要的象徵。薄薄(Papokupokukan),源於阿美族語,意為臼狀地形,漢人擷取首尾之音而稱薄薄,昭和12年(1937)日人以其地在花蓮市南邊而改稱為南埔,戰後更名為仁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王冠樺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