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吉野圳取入口

照片中為吉野圳取入口。吉安鄉原名「荳蘭」,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此移民建村後改名為「吉野」。大正元年(1912)4月26日正式動工。日本政府沿著木瓜溪左岸經初音設置進水閘門,興建水圳渠道,灌溉吉野一帶的農田,稱為「吉野圳」,於大正二年(1913)12月底完工。日治時期的集水灌溉系統,由於人口的增加,所需水量大增,昭和6年(1931)曾進行整修,耗資龐大的資本做整修,修改、擴建渠道、增加取水供應量。後來藉由花蓮縣農田水利會與花蓮縣政府的合作,為了促進當地的觀光發展,將吉野水圳周邊進行規劃、整治,成為了今日的初音生態公園及完善的自行車步道。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王冠樺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