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末廣派出所

玉里大禹舊稱「針塱」,為阿美族原住民部落,因當地生長一種有毒植物,阿美族人把此種有毒植物稱作針塱。大正6年(1917)東線鐵路通到璞石閣,日人在此設末廣站,並改名為末廣村。戰後初期改稱「光復」,後因與光復鄉同名,奉令改名,而居民鑑於當地三面環水,水患頻傳,便以中國治水有功的先賢「大禹」為名,希望藉以解除水患威脅。日治時期末廣派出所除了普通行政業務外,對於當地阿美族的青年團、女子青年團與壯丁團也必須擔任指導一職。派出所名也與地名的變化一同更改。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