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穗公學校

「瑞穗公學校」創立於明治38年(1905),前身為「水尾蕃人公學校」。大正6年(1917)才改名為瑞穗公學校。昭和16年(1941)實施日台共學,校名再次更改為「瑞穗東國民學校」。戰後,學校更名為「瑞美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九年國教實施後,更名為「瑞美國小」至今。為瑞穗鄉內最古老的學校,百年來作育無數英才,為東臺灣初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礎。今日校內尚存昭和16年(1941)所設立的「恩師之碑」,但上頭的年代被抹去改成民國。另外二宮尊德紀念碑基座也一直佇立在校園內保存至今,惟二宮尊德銅像因二戰末期日本戰爭資源缺乏,政府將其回收做為軍事用途。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