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風原朝光

本籍沖繩。作品曾入選第5-7回(1931-33)、9回(1935)臺展及第1-6回(1938-43)府展西洋畫部,畫作主題幾乎都是靜物,並多以「C. HAEHARA」或「朝光」落款,「HAEHARA」即「南風原」、「C.」即「朝光(Choko)」之日文讀音及縮寫。根據1938年及1943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榮獲西洋畫部特選第2席的朝光:「日本美術學校出身,曾榮獲第6回(1932)舊臺展特選,也曾出品白日會並榮獲白日賞」、「白日會的常連,此次榮獲國畫獎學賞並被推薦為會友」。日本美術學校是紀淑雄於1916年創設的私立專修學校,位於埼玉縣北足立郡伊奈町小室,原名日本美術研究所,1917年改稱,2018年閉校,另根據《彷徨之海》圖錄年表,朝光1929年自此校畢業,1931年榮獲白日會第8回展的白日會賞,1948年被推選為國畫會員。經查國畫會資料,朝光於1943年4月第18回展榮獲國畫獎學賞的同時,被推選為會友。令人不解的是,朝光1950年代的畫作簽名為「HAEBARA」,而前述圖錄標示的讀音為「HAEBARU」,亦即「南風原」的讀音有3種,其中原因,仍待日後考證。

基本資訊

  • 讀音
    ハエハラ チョウコウ(Haehara Choko)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不詳
  • 出生年月日
    1904.2.6
  • 卒年月日
    1961.9.28
  • 來源
    1.〈特選になつた人々の画歴〉,《臺灣日日新報》,1938-10-21(版7)。2.〈南風原朝光畫伯が國畫會獎學費獲得〉,《臺灣日日新報》,1943-05-03(版3)。3.《彷徨の海―旅する画家・南風原朝光と台湾、沖縄》,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2017,頁151。
  • 父母
    父南風原朝佐;母オト
  • 兄弟姊妹
    兄南風原朝保
  • 撰寫者
    李淑珠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5-7、9回(1931-33、1935);府展第1-6回(1938-4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