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田寮河上游,原臺灣肥料公司基隆二廠區臨岸,今六合停車場一帶河段景觀,已經消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繁華街景,絢爛燈光,光影倒射河面,淹蓋了汙濁水面,成為亮麗夜景。
在1876年(光緒2年)英國人布萊恩所著《在福爾摩沙的一次旅行》書中,描述田寮河曾經是上游山區煤礦運往海口的要道,兩側堤岸光滑有規則,顯然是運河化的結果,這是最早關於田寮河的記載。田寮港運河隨著市街繁榮逐漸延長,1931年(昭和6年)延長至1650公尺,並舉行正式的開通典禮,1980年(民國69年)基隆市政府由港務局手中取回田寮河管轄權,田寮河早已失去運輸功能,由於污水排放日益嚴重,整治工作成為歷屆市長的要務。
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肥料株式會社所屬之基隆工場,創建於1920年(大正9年),主要產品為過磷酸鈣及硫酸,為本省首創化學肥料工業,俗稱「鳥屎會社」。台灣光復後,歷經改組,於1969年(民國58年)改為台肥基隆二廠,生產磷肥及複肥,但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含二氧化硫與氟化物氣體,臭味不堪入鼻,已於1983年(民國72年)關廠,2020年(民國109年)原址暫做停車場,待土壤改良再做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