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仔嶺隧道是台灣基隆市一座鐵路隧道,供台鐵縱貫線使用。座落於三坑車站與八堵車站間,地屬仁愛區龍門里、英仁里與暖暖區八西里,為通貫南榮河源頭附近的分水嶺、連接基隆河河岸與基隆港的交通要道。台灣日治時期啟用時初名「竹仔藔隧道」,曾經歷兩次改建,目前使用之第三代隧道啟用於2008年(民國97年)。
在台灣稱為架空電車線供電,由列車的架式集電弓連接,從鐵路的電網取電。為配合鐵路電氣化需要,竹仔嶺隧道淨高不足遂有挖深改建之需。至2006年(民國95年)1月11日,第三代隧道竣工,長555.6公尺,臺灣鐵路管理局於北口(東口)外舉行竣工典禮,隧道北口題名「獅球新開」,南口題名「豁然開朗」,由局長徐達文致詞。本隧道原預定於同年5月通車,但因隧道北口外側後續的路基墊高工程,施工承包商與台鐵發生合約糾紛而解約,使得第三代隧道延遲通車。
該隧道興建於第一代隧道上方稍偏西側,全長555.6公尺,因緊鄰營運中的第二代隧道與民宅,無法使用鑽炸法施工,改採新奧工法(NATM)興建。由於第三代隧道佔用原廢棄的第一代隧道結構體,故開工後先以混凝土填平第一代隧道,回填完成後再由南、北兩端同時挖掘新隧道,以台階工法開挖(台階長約30公尺),隧道開挖完成並待穩定之後,澆灌混凝土襯砌,施工期間曾造成民宅受摃。
本隧道內鋪設無道碴軌道,路線由南口端往基隆側北口端下坡,坡度千分之一。隧道北、南兩洞口均置匾額1塊,分別以隸書題名「獅球新開」與「豁然開朗」,為台灣戰後時期台鐵新建隧道僅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