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稻埕茶文化脈絡關連圖

圖為「大稻埕茶文化脈絡關連圖」。臺灣「茶文化脈絡」是以構成文化之器物、制度、精神三個層面,以層級法進行劃分與關聯建構而成。

本圖是以大稻埕地區,選定包含與茶產業文化直接相關、茶產業興盛時期的茶商生活、茶相關的重要產業與名人、紀念茶業興盛時代所建立之據點、以及宗教信仰活動等茶文化資源的據點,經由器物、制度、精神三個文化層面,延伸出大稻埕目前所擁有的相關資源特色。器物層面有茶簍、茶箱、採茶、製茶、焙茶等工具,茶葉、茶點、茶餐等飲食文化,建物有陳天來故居、新芳春、有記茶行等,運輸有水路的河溝頭、大稻埕碼頭、陸路的臺北舊火車站等。制度層面的飲茶型態有奉茶、功夫茶、手搖飲、罐裝茶等傳統、現代飲茶;社會組織有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等公會,茶效永和興、茶幫金協和等商會,怡和洋行、德記洋行等洋行;典章制度有製茶、品茶等證照、管理制度、製茶比賽評比等,及精神層面的宗教信仰有媽祖、長老教會等東、西方信仰,藝文的茶器設計等,音樂與戲劇有南管、北管等傳統藝陣等項目的發展,建構出「大稻埕茶文化脈絡關連圖」。大稻埕地區的茶產業早年是以茶葉加工、銷售為主,且為外銷的重要據點,曾經引領臺灣茶葉的發展,留下許多茶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綠地生態系統服務研究室
  • 創作者
    綠地生態系統服務研究室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06/25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