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叢書》於2007年出版《打八音‧唱北管:林祺振、謝旺龍與和成八音團》等三冊。本書紀錄兩位資深藝師及代表性客家八音表演團體;收錄兩張有聲專輯,依藝師專長規劃「唱北管」、「打八音」主軸,由和成八音團伴奏。本書前兩章說明桃園八音發展與師承關係,後介紹本書主角,本資料取自〈側寫謝旺龍〉的小節〈補述觀音保生「謝家班」與「協興社保生團」〉。
依謝旺龍所述,「協興社保生團」乃由謝金松、謝雲淡兩為宗親兄長於觀音保生村成立,組成班底約於1970年代中期之後成形,當時因社會經濟條件改善,民間較有餘裕延請八音團參與生命禮俗活動與廟會慶典演奏,因而能重新號召聚集團練,且不限謝氏成員;1980年代初期,依然以兩人為首,並以「協興社保生團」為團名,其起源可能來自團員包括中壢「朱苟」師承派系之古國平,將此團視為「協興社」於保生村的分支概念。
自謝旺龍卸下村長職務、重返八音圈後,即建議該團商請早年啟蒙謝家班的葉斯賞協助團練,當時團練者即以謝氏成員為主;經過此番成員改組後,無論成員或團體名稱,似乎又恢復以往觀音鄉保生村「謝家班」的概念。自此成員組合包括謝旺龍、謝岡與前述謝家成員等「六人一組」編制,直至謝金松與謝雲淡辭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