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位於大埔製茶廠,是老茶廠舊式通氣窗戶。當時台灣的工廠多以鐵製窗戶通風,不僅堅固且通風效果良好。茶葉加工廠的作業過程中,時常會有大量的熱產出,窗戶的存在即十分重要。大埔製茶廠的鐵製窗戶為台灣工業發展初期工廠的通風象徵。
當時台灣的工廠多以鐵製窗戶通風,不僅堅固且通風效果良好。茶葉加工廠的作業過程中,由於製茶機械的運作,時常會有大量的熱隨著機器運作而排出,因此在茶葉加工廠的製茶師傅們必須頂著高溫炎熱的溫度進行工作,窗戶的存在帶給製茶師傅們涼爽的空氣,可使製茶師傅們保持清晰的感官敏銳度調整每一次的茶葉製作,生產出優良且宜人的高品質台灣茶葉。
自古建築都有通風口的存在,可見空氣的流通為人們生活所必需。最一開始的窗僅為在牆上開通的通風透光的空洞,而後人們想到利用天然或人工纖維材料作為遮擋,用以保證透光的同時又能遮風擋雨,逐漸演變之下,人們的窗目前多為以玻璃及紗窗所配置的組合。在此過渡過程之中,大埔製茶廠的鐵製窗戶為台灣工業發展初期工廠的通風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