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黃纓絨花,學名Emilia praetermissa,俗名纓絨花,纓絨菊、紅背草、流蘇花、一點纓、牛石花等,為菊科 (Compositae )紫背草屬(Emilia)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皆可見。本照片為茶樹行間粉黃纓絨花盛花後期之植株狀況。
粉黃纓絨花莖直立或近基部傾斜,綠色無毛或背疏毛,單葉互生無柄,莖下部的葉卵形,頂端鈍,琴狀分裂,邊緣具明顯鋸齒。頭狀花序具長梗,繖房花序兩性花,花枝常 2 歧分枝;全年開花。頭花花冠為極特殊之淡黃色或淺橘色,可與纓絨花的深橘紅色頭花區別。
原產於西非的粉黃纓絨花,最早在1997年(民國86年)在基隆市就有紀錄,至2009年(民國98年)才獲發表為臺灣新歸化種,與紫背草及櫻絨花極像,但主要以花色與葉緣分辨。由於與紫背草之外觀相近,常被誤採,加上其植株矮小,可供作野菜與飲用,不妨礙茶園耕作,同時好陽,在茶樹長大後,茶行間即很少發生,所以並非嚴重影響茶園經濟之雜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