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枝小蠹對茶樹之危害

茶枝小蠹對茶樹之危害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枝小蠹對茶樹之危害

茶枝小蠹蟲會將卵產在茶樹枝幹上,幼蟲孵化後即侵入且蛀食枝幹,造成茶樹受損如照片所示。

遠觀受害較嚴重之茶園,可以看到茶樹樹勢發育不整齊、樹勢衰弱、樹冠葉片稀疏且細小,嚴重者茶樹死亡呈缺株狀態。挖起受害茶樹全株,可發現如照片所示的情景,即靠近地面之茶樹基部有許多小孔洞,孔洞附近時有細碎木屑,受害枝幹橫切發現有許多環形孔道,有些枝幹中可發現黑褐色之小甲蟲及白色蠕蟲狀之幼蟲,即為茶枝小蠹蟲的成蟲與幼蟲。

目前主要會蛀食茶樹枝幹的害蟲為天牛與茶枝小蠹蟲。其中,天牛大多只發現在大葉種茶樹,而茶枝小蠹蟲僅發現小葉種茶樹。大部分臺灣主要茶樹品種,如四季春、青心烏龍及臺茶12號等,均有遭受茶枝小蠹蟲危害之情形,其他茶樹品種尚未有採集紀錄。依國外文獻報導茶枝小蠹的發生生態為喜乾怕濕,旱季茶樹較易受害,且生長勢較差、抗逆境較弱的茶樹受害較嚴重。此外,管理粗放與偏施氮肥的茶園也較容易發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林秀橤
貢獻者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