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蟎俗名為紅蜘蛛、紅蝨。除了卵以外,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都會在葉表面刺吸葉肉細胞之汁液,葉片被危害後在葉面呈現銹褐色如照片所示,嚴重被害時,則造成葉片脫落。
在室內飼養一年可繁殖二十二代,估計生活於田間者亦很接近,因此任何時間在茶樹上,均可發現各發育期之蟲體,但以秋季或天氣乾燥時,發生密度最高且危害較烈。
本蟎多棲息於老葉葉面,以刺吸是口器吸食葉片汁液,造成葉片組織破壞,先轉成灰綠色,再轉成鏽褐色,使葉片壽命縮短與功能喪失,加上繁殖速度快,因此會嚴重影響經濟生產。
自然界中有很多茶葉蟎的天敵,例如小黑瓢蟲(Stethorus picipes)及小黑隱翅蟲(Oligota oviformis)等,對其族群的發生有抑制作用。另外茶業改良場利用釋放天敵如溫氏捕植蟎或基徵草蛉等,有效降低田間害蟎密度,減少茶葉受害。
此外,茶園增設噴灌設施,可減少茶葉蟎發生的密度。若以化學防治為主要防治策略時,由於田間害蟎易生抗藥性,應常更換所使用的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