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五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歷史、社會、文化

第五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民國99年(2010)10月15、16日舉辦在淡江大學淡水校區驚聲國際會議廳、臺北縣淡水鎮公所藝文中心,主辦單位為淡江大學歷史系、臺灣史研究室,合辦單位為臺北縣淡水鎮公所,該屆會議主題為「歷史、社會、文化」,為淡水地區的歷史、社會及文化發展為會議主軸。

該屆會議共計兩天五場會議,共發表兩個專題演講以及十七篇論文,由林煜堂教授專題演講「砂拉越河畔城鎮古晉的華人文明傳承:兼論對淡水發展的啟示」;黃俊銘教授專題講題為「地方閒置空間的國際性意義—淡水得忌利士洋行舊址的再詮釋」。

本次會議共有17篇論文發表,發表人與題目如下:

發表者

題目

邱馨慧

從雞籠到淡水—荷蘭時代北台灣的政治經濟移轉

張建隆

淡水在地文化工作與公民行動——記「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一段往事

林承緯

民俗學視野下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議題---兼論對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之啟示

劉綺文

淡水中正路老街行為場域與環境意義

謝美娥

十九世紀淡水廳、臺北府的糧食市場整合研究

林玫君

日治時期台灣小公學校體操講習會之歷史考察-以臺北州為例

陳俐甫

日治末期日軍在淡水地區活動之軍事史考察

河原 功

王昶雄の文学世界

周宗賢、林詠翔、邱怡庭、袁家玉、薛宗銘

淡水糕餅暨印模圖像之研究

曾令毅

從海港到「空港」:淡水港埠變遷與淡水水上機場之發展

張寶釧

從在地生活的觀點探討淡水海關碼頭的再利用

張震鐘

閒置空間再利用與地方政府的可作為性

蔡葉偉

論文化硬體管理之地方賦權-以海關碼頭之發展為例

洪致文

洪以南的淡水歲月(1913-1927)

周宗賢、王韻涵

初探淡水古蹟博物館之組織與功能

高菱憶

近代台灣氣象制度之建立-以淡水為例

馮文星

一切盡在影像中-淡大一甲子今昔對照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英專路151號
  • 別名
    The 5th Tamsui Stud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 地點-縣市區
    新北市
  • 撰寫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貢獻者
    主持人
    羅運治

    主持人
    張勝彥

    主持人
    林呈蓉

    主持人
    張繁光

    主持人
    吳文星

    開幕式
    虞國興、蔡葉偉

    閉幕式
    清炯友
  • 資料來源
    淡江大學
  • 時間迄
    2010/10/16
  • 時間起
    2010/10/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