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瑪蓮》為臨界點經典定目劇,由田啟元編導,首演版本由詹慧玲、韓家瑜擔任演員,1995年4月於台南華燈劇場友愛廳首演。作品取材自西方著名文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之《戀人絮語》(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進行創作,舞台設計來自中國傳統戲曲之一桌二椅,運用多元風格之音樂符號,及演員豐富誇張的肢體與聲線進行演出,探討身體、性別、與慾望之間多重繁複的權力關係。
《瑪莉瑪蓮》首演後受到廣大迴響,並在1996年至1997年間巡迴日本、羅馬尼亞、德國、荷蘭等大小國際藝術節。由於劇團陸續發表新作《水幽》、《藍飛機》、《波光粼粼》、《日蓮.喃喃自語的鳥》,《瑪莉瑪蓮》在此兩年間很少於台灣演出。
1996年8月田啟元病逝,臨界點堅持完成剩餘的國際巡演,並思考劇團後續規劃。隔年3月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上演改編自卡夫卡原著之劇作《審判》,結束後,為紀念田啟元,臨界點在1997年7月的周末以「想念妳」為題,讓《瑪莉瑪蓮》回歸台灣小劇場。將田啟元繼《白水》之後的經典作品在團址排練場重現,一方面讓台灣觀眾重溫田氏美學,另一方面則透過售票演出,補貼劇團營運費用。
《瑪莉瑪蓮》透過精簡的舞台與演員配置呈現強烈絢爛的美學張力,在臨界點後續的20年間,屢次由不同導演與演員重新製作演出,並延伸出男性演員呈現的《強尼強納森》等版本。本劇獨樹一幟的表演魅力也吸引不同劇團與創作者持續推出屬於自己的《瑪莉瑪蓮》,是台灣小劇場重要的經典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