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番 華嚴寺 十一面觀音」現放置在靈泉禪寺舊殿寺埕地上,十一面觀音石像附基座和石臺座。建物尺寸(公分):(1)十一面觀音長16.8,寬46.5,高68.5;基座長30.5,寬36.5,高26.1。(2)石臺座(不含爐座) 長52.0,寬59.0,高86.0;石臺座(含爐座)長69.0,寬59.0,高86.0。十一面觀音意即救拔修羅道。
第三十三番石觀音目前放置在靈泉禪寺舊殿寺埕地上,大概是預備規劃整修中,本尊和臺座都完整清楚,石臺座保存完好,另外放置一旁,上刻:「昭和三年十一月吉日,和波多野家族所捐獻。」波多野十太郎於1896年(明治29年)8月渡海來臺,原先經營「喜多屋食堂」,後來買下基隆驛前火災後的「高砂館」及「末廣館」土地產權,重建為「船越旅館」,成為基隆港邊最大最豪華的旅館。
1933年(昭和8年),鐵道部要經營公營交通巴士,認為「船越旅館」佔用鐵道路的土地,勒令停業因而引發糾紛,波多野十太郎一直抗爭到1937年(昭和12年),才被迫讓出土地作為終結,其子波多野嘉一將「船越旅館」遷往地號「明治町ノ五」(今中山一路)。波多野十太郎多次向軍方和各界捐款而獲得表揚,1940年(昭和15年)因為支那事變捐贈財產得到總督府的褒揚令,在台時間超過40年。
第三十三番石觀音是在第十一、十二番之外,又一座由單一家族成員所捐獻的觀音札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