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臂如意輪觀音(無番號)」(左圖)、「番外立正如意輪觀音」(右圖)現存放於法王寺主殿後方,建物尺寸(公分):(1) 二臂如意輪觀音(鑲嵌入牆面),寬41.5,高108.0。(2)番外立正如意輪觀音(鑲嵌入牆面),寬31.0,高66.0;基座(鑲嵌入牆面),寬31.0,高26.5。如意輪觀音意即救拔天道。
法王寺大殿後方現保有三尊石觀音,已被塗上白漆和金漆裝飾,而且鑲勘入大殿後磚牆之中。第一尊二臂如意輪觀音石雕刻法為立體浮雕,造型傾向漢式觀音相貌,第二尊無名號,近似為第十九番千手觀音,此千手觀音像則較為扁平,為漢式觀音相貌,第三尊則為番外如意輪觀音,造型上傾向日式石觀音,三尊石觀音顯然是不同時代、不同工匠所製作。
三坑地區多礦坑,在礦災頻仍的情況之下,更需要巡禮文化來撫慰當地居住的日人,這是三坑段有全基隆最多石觀音的原因,但是同區域有漢式、日式不同造型的石像,以及超越出日本巡禮文化的固定札所番號的變異,這在其他地區都是少見的,可見傳入基隆的巡禮文化,在當時已經歷了某些文化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