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番 ミフオ石山寺 二臂如意輪觀世音」現存於寶明寺右側登山步道,石刻二臂如意輪觀世音附有基座和石臺座。建物尺寸(公分):二臂如意輪觀世音長17.0,寬47.3,高64.0;基座長27.0,寬34.0,高28.0。石臺座(不含爐座)長51.0,寬62.0,高68.4。如意輪觀音是救拔天道的觀音。右圖並立的是「第三十番 ミフオ本業寺 千手觀世音」。
「寶明寺」位於南榮路,往蝙蝠洞的登山步道旁設置一紅色涼亭,後有一防空洞,洞內共有兩套保存完整的石像,第十三番石臺座上所刻的奉安人名已不全,無法判斷是何人所奉安。存留的兩套佛像本身已開始風化,雖尚留刻痕,但面目開始模糊。
1933年(昭和8年),靈泉禪寺為寺內的比丘尼在紅淡山區建了寶明布教所,由曹洞宗久寶寺住職計良淨一為主任布教師,教師為邱德馨法師,住職為德本尼師,信徒總代為羅盛水及羅金生,主要信徒為臺籍人士,尤以女性居多,隸屬於靈泉禪寺派下的分燈末寺。目前日治時代沿道路所興建的紀念碑及捐贈碑均保留,但有許多市民也將祖先牌位安置於此。巡禮文化的物件雖未脫離原有的傳承脈絡,但已加入了其他的文化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