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塘岐村的熾坪

圖片為塘岐村中熾坪一處現況,靠機場附近一帶。

依據連江縣政府委託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協會出版的《尋訪50年代壁山下的塘岐》,塘岐村中有處被稱為「小塘岐」,當地人也稱熾坪(Tshie21-pang53),是沙地之意。以前的小塘岐約有百餘位居民,水源來自於水井,每到春天便會沒什麼水,若是水不夠用,就會到隴裡取水。每年3到6月是捕鯧魚的季節,男丁外出去捕魚,婦女則會到山上砍材、種瓜果等。小塘岐的捕魚人常把神明帶在身邊保佑出入平安,後來蕭家人以家屋當廟,奉祀的尚書公才成為社區的信仰中心。 在「單打雙不打」的日子,小塘岐居民一聽到砲彈聲,就得往隴裡上面的山洞躲,到1960年代初,阿兵哥蓋砲台,又使得小塘岐成為砲台的基地,火砲射擊常使房子有震倒之虞,因此政府便遷離居民到強徵民地所建的塘岐大同一村和坂里大同二村。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連江縣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展協會(2014)。尋訪50年代壁山下的塘岐(頁8)。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