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亮島放狼煙

戰地政務時期,大坵是北竿七村八澳之一村,有將近兩百戶人口,以漁業維生,島上的男人們是唯一可居住在高登、亮島的馬祖居民。

北竿大坵村資深漁民劉鴻君先生過去曾至亮島漁場作業,他分享曾聽長輩說過在機動帆船出現前,馬祖人倚靠沒有機器馬達船的搖櫓,到亮島約四、五個小時,得帶糧食上去,糧食約準備一個禮拜的份量,當要補充糧食時,大坵島晚上會派一個代表到東面山頭看向亮島,觀察天黑時有沒有放火,若柴火一燒,就代表沒有糧食了,要送到亮島來,或者有人生病了,要開船去救人。

劉鴻君先生記得,老人家說有一次很奇怪,亮島沒人燒火,大坵這邊卻看到火,趕緊帶上十天份的糧食,送到亮島後問昨晚為什麼燒火。對方卻說沒有,幾天後便開始颳起颱風,連續兩個颱風十幾天,若是當時沒有將糧食送上去,那些漁民即有可能會餓死,村民們都認為是大王顯靈燒火,以避免有人員傷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19)。連江縣政府108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錄音記錄(6月16日),北竿鄉橋仔村。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