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坵捕蝦皮

戰地政務時期,大坵是北竿七村八澳之一村,有將近兩百戶人口,以漁業維生,島上的男人們是唯一可居住在高登、亮島的馬祖居民。

北竿大坵村資深漁民劉鴻君先生過去曾至亮島漁場作業,他分享過去大坵漁民捕完蝦皮後拿回大坵島上曬,並在橋仔煮好供人買賣,多是賣到台灣去。大坵人主要八、九個月在捕蝦皮,等到淡菜季兩三個月再去打淡菜。有的去外地、有的則在本地附近潛水,全大坵約二十幾人會潛水。

1980年代後,蝦皮資源開始減少,大坵人也開始搬遷到桃園。但劉鴻君先生因為比較年輕尚未結婚,便沒有搬走,像其他人投靠在台灣上班的子女,一直到戰地政務時期結束才移居臺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19)。連江縣政府108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錄音記錄(6月16日),北竿鄉橋仔村。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