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坵島的升學制度

戰地政務時期,大坵是北竿七村八澳之一村,有將近兩百戶人口,以漁業維生,島上的男人們是唯一可居住在高登、亮島的馬祖居民。

北竿大坵村村民陳鵬雄先生分享,大坵的小孩以前只能在大坵分校讀到四年級後,就得轉往隔海北竿島上的橋仔國小。但是在三年級時,因為隨家人搬至八德(今桃園市八德區),讀了一年小學。結果一年後,自己的爸爸不習慣桃園的生活又遷回大坵,已經升五年級的他就只好得再去橋仔念書、住校,所以到上了國中,都輾轉在學校、塘岐姐姐夫家等地寄宿生活。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19)。連江縣政府108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錄音記錄(6月16日),北竿鄉橋仔村。
  • 地點-緯度
    26.2245753
  • 地點-經度
    119.9982607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
    連江縣 (119.9982607, 26.224575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