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0年代津沙村商街排屋的出現

依據《連江縣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以津沙聚落為示範點期末報告書》,在現存的各個馬祖聚落中,聚落發展均是順應地勢,津沙也是先由澳口往四周山坡上發展,後期因為現代土木工程的技術興建了防波提,海岸線後退,解決了大潮與颱風所衍生的淹水問題,使澳中出現大片可使用的土地。 1970年代,為滿足日益增加的居住需求,及因應軍事消費型態的改變,為了提高居住生活品質,津沙地區興建了許多新式水泥住宅。這些連棟式住宅,順應著村中由漁業轉型為部隊經濟的過程,以商街的樣貌創造了新的聚落風貌,成為聚落的主要空間元素之一,適時地在產業轉形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清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7)。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連江縣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以津沙聚落為示範點期末報告書。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