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朱坤培創作的紅丹野茶碗。紅丹野釉在日本稱之為赤志野釉,志野釉乃是從中國青瓷釉演化形成的。而青瓷、志野基本上都是長石釉的系統,只是釉式是否添加鐵元素之差別。至於”志野”的名稱由來並無特殊意涵,僅是一種命名稱呼而已。因此,作者希望取其意象化之名”紅丹野”。.
丹野釉基本上只是單純雪白的長石釉,完全不加鐵元素或其他發色劑,經過長時間瓦斯窯或柴窯燒火焠煉,逐漸把土坯裏微量鐵元素拉出浸染至厚釉表面,產生粉紅至棗紅的微妙潤透之釉肌變化,有如丹野楓紅、落葉、石英、礦石、霜露、煙嵐之景緻意象,這是最難也最辛苦卻也最美而欲表達的部份。日本作家在燒赤志野時,有所謂”難中之難”的形容。一般色釉燒成時間多半十至二十小時便可完成,而紅丹野非長時間燒成與持溫而不可得,此外還必需配合溫度、釉式、土坯、適當還原,缺一不能。這己經跳脫色釉燒法之外在融合效果,進入土與釉之強有力的充份共融世界。取名「紅丹野」乃在強調所呈現於釉面的鐵赤色澤。用本地的含鐵土礦為原料,調配成鐵化粧土,預先處理在土坏表面經素燒後再淋上厚薄不等的長石釉,以40小時緩慢升溫至1300。C再持溫20小時關火燒成。因為長時間持溫的關係,長石釉下含鐵成份逐漸與長石釉共熔進而浮出表面形成溫潤緻密的美麗鐵赤色,有如深秋午后陽光映照黃土大地染出一月火紅。為燒窯難度很高很具挑戰性的作品。
丹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地名,她位處台灣中部極深山裏,在那兒有一個非常美麗的『丹野農場』,每當秋冬時節滿山楓紅,溪谷水清冷冽,夾岸丹楓罩頂,如詩如畫,令人陶醉留連忘返,猶如作品表現出之自然豪邁的感覺,因而取其丹野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