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八十九首

(蟬花散)谷精、菊花、蟬蛻、羗活、甘草、萬荊子、蒺藜、草決明、防風、川芎、枝子仁、黃岑、荊芥、木賊、桑葉各一錢。桑葉煎湯調服。


本方源自於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蟬花散,方中以多種清肝火藥物如菊花、蒺藜、草決明、枝子(即梔子) 、黃芩、木賊為主,配合疏風活血的藥物如蟬蛻、羌活、防風、萬荊子(即蔓荊子) 、川窮、荊芥、桑葉,可治療中醫所說的肝經蘊熱,使風毒之氣內搏而上攻眼目的證型,常見症狀如目赤腫疼痛、昏暗視物不明等。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興濟宮」。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宮內現存有大人科120、小兒科60、外科60與眼科90首,共計330首的藥籤。在興濟宮求取藥籤的程序相當特別,求籤者需焚香稟明緣由,再將線香擺放在手腕脈搏處,請保生大帝「把脈」,待香灰掉落一次之後,才能抽取藥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