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科第卅四首

獨活、桔梗、枳壳各五分、洋參四分、川芎六分、羗活八分、前胡七分、柴胡九分、甘草二分、赤苓一錢、生羗一片。水八分煎四分。


羗活(即羌活),獨活,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特別是兼有身體疼痛的症狀。桔梗,可以袪痰止咳。枳壳,常用的調理脾胃氣機藥物,使脾胃的功能能夠正常運行。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可以生津止渴。川芎,可以活血,可以行氣,可以袪風,可以止痛,為頭痛常用藥物。前胡,可以化痰止咳,調降肺部氣機。柴胡,尤其適合一般感冒有發燒時使用。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赤茯苓,利濕祛熱,針對泌尿系統發炎,小便出血或灼熱等症狀有治療效果。生姜,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可以溫暖脾胃,也有止嘔的功效。此方推測是當時小兒熱病初癒之後,還有一些疼痛症狀,並且體虛調理身體使用。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興濟宮」。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宮內現存有大人科120、小兒科60、外科60與眼科90首,共計330首的藥籤。在興濟宮求取藥籤的程序相當特別,求籤者需焚香稟明緣由,再將線香擺放在手腕脈搏處,請保生大帝「把脈」,待香灰掉落一次之後,才能抽取藥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