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紙教堂祈福蛙

921地震前,青蛙對桃米人而言,只是餵鴨、餵鵝的飼料,或者偶而捉來打打牙祭。

921地震後,透過生態資源的調查與教育學習,開啟社區居民的視野,居民才開竅似地發現,原來社區裡到處都是寶貝。台灣32種原生青蛙,桃米擁有23種,以青蛙為主力的生態旅遊,更帶動民宿、導覽解說與特色餐廳、文創商品的生活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青蛙躍升為桃米人的老闆,是社區轉型與價值轉變的象徵。

2009年,在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支持下,由藝術家張家銘所創作的「祈福蛙」,端坐於紙教堂Paper Dome的再生牆上,宛如自然之母的化身,給予路過的朋友們無限地祝福。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0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