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5年前後,蕭如松作了一系列「丘」的系列作品。作品中的那棵大樟樹好像變成了阿米巴變形蟲的樣子,十分有趣。從原先的縱向的橢圓形構圖發展成為橫向的紡錘形,畫面一經壓縮過後,枝葉間以及遠景(山巒)與前景(灌木)間,許多地方變成了密不通風的效果。其中樹型的轉變是個大膽的實驗,經過壓縮後的樹反而更有創造性。特別是遠處的山巒及前景的地平線,作者刻意地將他們轉變成弧形狀。在他所著的《造型基本》中曾記載:紡錘形造型具有明快的視覺意向。細長型的紡錘形可以增加銳利的感覺;而粗短型的紡錘形則有豐滿圓潤的感受。大樟樹在黃黑的對比下,鮮豔明亮的鎘黃色將其烘托的格外有精神。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蕭如松
  • 其他貢獻者
    阿波羅畫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75年前後
  • 全集/系列名
    新竹蕭如松數位典藏計畫
  • 相關地點
    新竹縣北埔鄉東北端的面盆寮
  • 地點名稱
    北埔/一甲/寶林
  • 緯度
    24.0333/22.6002/22.9678
  • 經度
    121.604/120.339/120.49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