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噴水池

1968年蕭如松為竹東高中校園設計一座「鐘台」,作品上方漂浮類似菜刀造型之物,其實就是鐘台的基座。如何將不透明水彩,在很普通的模造紙上面畫出鮮艷透明的效果是作者追求的可能性。因為不透明水彩因筆觸的重疊及在混色的過程中,一部小心就容易把畫面弄髒,惜物的習慣卻又不忍心將紙張丟掉,於是便把畫壞的畫面洗掉再畫。在不透明水彩的技法研練上,他不會只是一味的加筆堆積,在技法上他融合刷、洗、刮、擦等的技法上的實驗,把水彩畫的語言表達更寬廣多元,使水彩畫也能成就出如水墨與油彩般多樣的面相。作者以慣用的洗刷方式來進行創作,洗刷紙面的過程相當類似素描的畫法,透過洗刷的技術淘洗出既豐富且安定的色調,這是蕭氏的金字招牌。色面清晰地層層相疊,將水面清澄透明的感覺,發揮的十分淋漓盡致。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蕭如松
  • 其他貢獻者
    阿波羅畫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70年前後
  • 全集/系列名
    新竹蕭如松數位典藏計畫
  • 相關地點
    竹東高中校園鐘台
  • 地點名稱
    竹東/竹東高中
  • 緯度
    24.7397/24.7332
  • 經度
    121.086/121.08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