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慈生宮眼科第二十九方

膽火太盛。痛至不眠。

膠粘兩目。清火自然。


膽草錢半、青黛三錢、羚羊角二錢先煎、雲連錢半、竹茹三錢、大生地三錢。水煎服。


本病起因是由於膽火熾盛,使眼部呈現嚴重的發炎疼痛現象,所以用膽草(龍膽草)清除膽熱;羚羊角、青黛加強清除肝火的效果;雲連為產自雲南的黃連,配上竹茹達到清除心火的效果;生地(生地黃)涼血。總的來說,本方性質為大寒,有消炎清熱的作用。


本首「眼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