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物

蕭如松在許多創作的觀念和啟蒙老師鹽月先生的看法一致:強調個人的作品要有自己的個性與創造力,並且主張藝術家自由思考的重要性。他經常嚴肅地思考歷史與創新的問題,例如:如何創新才能滿足他的內心的需要?如何在立體派與現代繪畫的議題上,表現出一種超出文字或歷史的主題…等等。這些問題也成為他日後發展的創作重點。因為他要表達不是故事也不是文學,而是追求繪畫永恆的生命。在「抽象幾何」時期,蕭氏創造了新的靜物造型,並延續對「方形空間構成」的探索,他以更理性的態度對透明的物體進行光線、色彩與空間的研究,並表現出一種更堅實的構成空間。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蕭如松
  • 其他貢獻者
    簡秀枝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70
  • 全集/系列名
    新竹蕭如松數位典藏計畫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聯合報
  • 緯度
    25.0413
  • 經度
    121.56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