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拍攝於1998年6月5日,適逢紅毛港的廟宇在舉行聚落內繞境。紅毛港自清代以來維持傳統漁村社會,移民至此地的漢人,以姓氏形成的廟宇為聚落中心,分別為影片中所出現最大的角頭廟,也是姓氏最雜異的埔頭飛鳳寺、勸善堂;姓氏為楊氏的飛鳳宮;洪姓為主的朝鳳宮、蘇姓朝天宮、城隍廟、福德廟、吳姓天龍宮,繞境途中各個私壇與神祉祭祀活動盛行,宗教信仰體現了漁民與大自然共存下的社會文化。
在閩南式傳統建築聚落旁林立著違和感強烈的巨大煙囪,跟隨著陣頭隊伍而行的居民,跪在街巷等待神轎越過,以祈求平安,紅毛港即使進入工業化社會,仍然保持以姓氏血緣聚落為核心的祭祀圈。紅毛港的廟宇建築形式,是由當地居民因漁獲帶來的財富,捐獻出來所建的,此次遶境主要為飛鳳寺主神廣澤尊王出巡;該寺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最原始主神為觀音佛祖,有一則當地人熟悉的傳說,在百年前廣澤尊王神像漂流到紅毛港沙灘,託夢給當地的漁民,指示其尋回神像,面對風浪劇變下漁船險峻,廣澤尊王每遇災難皆助漁船脫困,使得漁民能安心出航,朝鳳寺的主神觀音佛祖感動而禪將主神位予廣澤尊王。
紅毛港遷村後,飛鳳寺遷移至高雄市鳳山區紅毛港路27號,寺內外皆做工精緻,且供奉了廣澤尊王與其妻妙應仙妃的眠床,特刻匾額「臺灣第一聖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