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暨繞境儀式於民國 100 年被登錄為桃園市定民俗,是大溪規模最大及參與人數最多的民俗慶典活動,在地人常以「六月廿四」稱之。大溪普濟堂創立於日治明治 35年(1902),日治明治 41 年(1908)廟宇落成,至遲在日治大正 3 年(1914)開始便已有盛大的遶境活動及相關紀錄。慶典儀式迄今已延續百餘年,仍保有以大溪在地人組成之迎神團體「社頭」所組成遶境隊伍的傳統,是最難能可貴之處,迄今仍有 31 個由在地人所組成的社頭被列入名列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正式遶境名單,其中一半係成立於日治時期。
此遶境主要由大溪各社頭運作,因參與者日漸增加、複雜,在遶境過程中較易發生衝突。為了解決繞境隊伍的排序與秩序問題,在地的社頭負責人於 1987 年組成「大溪普濟堂社團民俗技藝聯誼會」,後改為促進會、並於 2014 年底改為「桃園市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會員為每年參與「六月廿四」慶典遶境正式名單的社頭代表。協會任務為溝通遶境隊伍排序、路線及協調相關規定事宜,並提供會員各類諮詢服務,是大溪各社頭聯合對外的主要窗口;而透過協會的力量,也得以凝聚社頭對於保存與傳承文化資產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