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改良場為改善茶園茶樹的病蟲害及雜草化學防除作業耗時費力之問題,積極改良現有其他作物使用之設備,使之能自走於茶園。照片即為該場改良五種設備後,對茶園小綠葉蟬與葉蟎防治之效能表。
1986-1989年(民國75-78年)歷時4年,於東部開發自走式茶園噴藥機。改良完成後於1987年(民國76年)在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茶園辦理機械操作示範觀摩,以青心大冇作為試驗之茶種,使用伍氏動力高壓噴藥機、坡地多用途作業機、自走式MCS3型噴藥機、U.L.V.背負式噴藥機與國產中耕機等五種噴藥機械,分別進行茶螨類與小綠葉蟬噴藥防治的田間操作性能與效率測試。
其測試綜合結論在不同機械防治效能上,以自走式MCS3型噴藥機最高,但受茶樹種植系統之限制,不符實用及經濟效益,其他機種作業效能相差不大;在茶螨類防治(藥劑錫螨丹2000倍稀釋)效果,以坡地多用途作業機防治率最佳;在小綠葉蟬防治(藥劑美松乳劑1000倍稀釋液),以U.L.V.背負式噴藥機效果最優,上、中、下層防治率皆達95%以上,但不符合自走式之需求。
茶業改良場依據此結果,整合其他機構,開發出茶園專用之多用途自走式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