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鳥忘食」生態米

桃米,舊名挑米坑,早期河階地稻米曾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沿著桃米坑溪中心聚落就曾有過好幾座的水碓。幾曾何時,桃米不再種米。

2006年,在紙教堂仍在籌募再生資金時,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索性將再生預定地邊緣的4厘地,以自然農法種起台農71號益全香米來,除了實踐自然農法外,也打算收成後進行義賣,籌募興建資金。

插秧那一天,前來指導種植的霧峰農會指導員柯義雄打趣地說:「你們只有兩個命運,一個是20年來桃米的鳥沒看過米,不知道這東西是可以吃的;要不然就是已經20年沒吃到,正把它吃個精光。」

這批生態米幸運地逃過鳥劫,在命名會上「鳥忘食」生態米,獲得「新故鄉」夥伴一致認同,兩包一盒,共募得3萬5千元,也見證「自然.成長.好滋味」的耕耘守則。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桃米里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0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