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米生態廁所

921地震後,桃米立足於社區豐碩的生態資源,致力於生態村的打造。隨著日益增加的遊客量,並落實生態村更實質內涵的推動,2004年在營造署的支持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工作夥伴「小毛」孫崇傑,與桃米自主營造小組第2工班的成員們一起商討,就地取材,合力參與設計、施作生態廁所,以緩和訪客排泄物對自然環境的衝擊。

堆肥式生態廁所是以木屑、稻草、微生物菌等混合,將人體的排洩物安定化及礦化,不需用水沖,經由分解、發酵還可作為堆肥,回歸大地,是一種省能、降低環境負荷的環保廁所。在國外諸如北歐、蘇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已是極為普遍的設備,並商業化量產,應用於一般家庭、國家公園等地。

這座具古樸風味的「茅廁」,位於新故鄉自然農園內,對桃米居民來說,是一次嶄新的經驗,一度還是震後社區參訪必看的亮點。歷經10多年的使用,2019年生態廁所在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協助下,完成屋頂改善工程;2020年在水保局南投分局的支持下,完成分解槽的修繕。讓這座省能、污染减量、再生利用的生態廁所展現新貌。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