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剛開始啟動生態旅遊試營運時,對外聯繫與遊客服務主要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肩負。隨著遊客量、社區自主能力的遞增,在2002年2月,於桃米社區發展協會底下設立「遊客營運中心」,分成行政、會計、研發、產業、生態、空間、解說、民宿、交通、活動、文化、美食、護溪、公益、環保等15個小組,原先由「新故鄉」擔負的窗口及行政工作,漸漸移交由社區自行負責,辦公室設在桃米921震災紀念館內。
在社區重建初期,內部曾為朝向「休閒農村」或「生態旅遊」發展路線之爭論,經試營運及內部不斷的溝通討論,加上遊客的回饋,最後確認桃米往生態旅遊路線發展,以跟其他社區做市場區隔。
在試營運的籌備期,「新故鄉」、特生中心與社區,針對「公積金」的理念與執行取得共識,決議日後生態旅遊所獲得的每一筆收入,不論解說、民宿或餐飲等,需提撥5%作為公積金(解說費後調升為10%),以支應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社福照顧等之支出,以落實「有福同享」的開庄精神。
「遊客營運中心」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結束編組,目前桃米對外的旅遊服務窗口,分別有桃米社區發展協會、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以及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服務項目依組織特性以作區隔,3個組織並設有桃米生態村旅遊服務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