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知識經濟是真的

桃米居民邱富添,家裡有3甲多的竹筍園,國中時期如同桃米的青少年,必須幫忙家計上山挖竹筍。一等到國中畢業,他立志離開家鄉,到台北闖天下,先後做過油漆工、布景工、水電工,也開過計程車,當過車行的老闆。921地震前,他返鄉照顧媽媽與3甲多的筍園,一年收入頂多只有12萬,根本無法養家活口。

地震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向勞委會申請「就業重建大軍」計畫,邱富添成為成員之一。跟著上職訓課,但對未來仍深感質疑。其後,他也加入生態解說員培訓,在彭國棟老師循循善誘下,取得初級蛙類解說員的認證。

雖然拿到解說證,但邱富添心中不免感到疑惑:「這些證書有什麼用?窮鄉僻壤的桃米,真的會有人來住民宿?從事生態旅遊嗎?」

2001年9月,「新故鄉」和特生中心辦理「搶救台灣生態.綠色總動員」活動,啟動生態旅遊試營運。第二梯次輪到邱富添帶團解說,他一獲知團員中有位「青蛙博士」楊懿如,連日來熬夜猛K書,深怕在專家面前漏氣。當天邱富添緊張到吃不下飯,等晚上做青蛙簡報時,因血糖過低,指著青蛙幻燈片的紅色雷射光筆,還一直抖顫著。

一年後,邱富添和楊懿如在東海大學永續生態旅遊年度論壇再次相遇,聽完一年前菜鳥解說員的分享報告後,青蛙博士不禁讚嘆:「進步真的很大。」

2001年桃米啟動試營運後,他一年的解說收入有20幾萬,「老師講的知識經濟,是真的。」從拿到第一筆解說費,他就深深地瞭解到這背後的意涵。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