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間藤巷步道

桃米在邁向生態村之路,社區居民開始對環境景觀有了更大的想像:「如果有一條依山而築的步道,可以溯溪、健行,也可以深入體驗生態……」

2001年,在農委會經費的支持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和桃米自主營造小組的成員們,完成桃米坑溪的路線勘察。這年7月,7位小組成員扛起鋤頭、十字鎬、鋸子,在溪流與石壁間,完全以人工開鑿、整理桃米坑溪林頭坑至大牛稠段的生態步道,這些粗獷的男子還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林間藤巷」。

這裡大型機具進不來,20天來大夥揮汗如雨,撞見毒蛇、爬蟲是常態。近400公尺的蜿蜒綠色小徑,就地取材,憑著經驗與豪情壯志打造完成。步道的入口是一踏上去就會搖晃的「搖搖橋」,順著溪流而上,還可以在「林頭亭」、「大牛亭」歇息。吹吹溪風,聽聽蟬鳴和鳥叫,或者下到溪裡,觀看台灣特有種的短腹幽蟌,在水中閉氣產卵的奇景。

大夥原本夢想等到一有經費,要直通到桃米坑溪上游的水上瀑布,讓更多遊客可以一窺桃米的秘境。可惜,數年不到的時光,就因颱風豪雨沖毀了沿路多座橫跨兩岸溪流的竹橋而作罷。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桃米里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時間起
    20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