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家一起來清溪

蜿蜒清澈的桃米坑溪發源於魚池鄉,經桃米水上瀑布奔騰而下,沿路支流有林頭坑溪、中路坑溪、四股坑溪、紙寮坑溪、茅埔坑溪,最後於愛蘭橋匯入南烘溪。桃米坑溪就像母親的臍帶,滋養桃米萬物,早年也是社區兒童戲水、婦女洗衣、牧童放牛的好所在。

1959年的87水災,1960年的81水災,河水氾濫,淹沒農田。其後,中心聚落的河段築起了高大的水泥防洪堤防,但也阻隔了人與水的親密互動。

在召開第1次的桃米社區重建會議中,居民談起對這條溪流的集體記憶,萌發了護溪之聲,大夥也決議舉辦「大家相招來清溪」活動,企圖凝聚社區內部的力量。

2000年1月上午,桃源國小的學童、新故鄉「埔籽」工作隊和社區居民,拉著大家一起彩繪的大布條,在鑼鼓開路下熱熱鬧鬧地從福同宮出發。

桃米橋上飄逸著孩子們與居民共同創作的祈願旗,橋下高聳的竹旗迎風飛揚,大家合力砍除象草,清除垃圾,並種下一棵棵野薑花。

桃米,震後的第一場社區行動,就從家園的山與水出發。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時間起
    20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