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位於臺北市天母。圖為薛培德牧師住宅的一角,牆上掛有一幅佛祖畫像,屋角還種有黃金葛之類的爬藤類植物,讓屋內帶些綠意。而從此張照片可以注意到房屋的牆壁是以不規則的石塊嵌合而成,這是一種名為「番仔砌」的工法,是經驗豐富的師傅才能使用完善的技術;當地的美式洋房使用的建材是鄰近陽明山所出產的安山岩,與臺灣常見的紅磚瓦截然不同;地板上鋪滿著絨毛地毯,據當地人所說,這種毛地毯當時相當風行。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