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普濟堂民國50年代改建前樣貌

普濟堂關聖帝君神尊原係由地方氏族江家私人所奉祀,日治明治35 年(1902)2 月由江序益發起以勸善懲惡為目的之善堂,供奉來自於竹東(另一說為苗栗)沙坪境內的分靈。因民眾有感神威靈驗,地方仕紳們乃發起建廟並於日治明治 41 年(1908)竣工,主祀三聖恩主,自此普濟堂便由私人信仰的鸞堂,轉型成為地方的公廟。 

自鸞堂時期開始,地方仕紳便參與普濟堂事務的經營,並積極投入地方公益及慈善事業,包括:義渡、捐棺、捐糧等;此外,據傳普濟堂的藥籤也十分靈驗。由於這些慈善及公益活動貼近信眾的日常需求,因而普濟堂關聖帝君信仰除了成為信仰的中心外,也走入大溪人的生活之中。 

大溪普濟堂建築因年久失修,廟方於民國 50 年成立大溪鎮普濟堂修建委員會進行修建工作,並於民國 51 年動工,民國 54 年竣工,落成後為今日的樣貌。這張照片為普濟堂改建前之舊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温欣琳
  • 創作者
    邱垂正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