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米的經濟作物的演變

桃米人從瘠地取糧,一支草,一點露,堅韌地傳承百多年。921地震後先民蠻荒墾殖永不放棄的精神,鼓舞著震後的子民,要從傾毀的家園再出發。

早年桃米先民在山林間闢地種植地瓜、旱稻以為溫飽;日治時期,有的進山伐樟熬腦,有的鋸木製材,再挑到埔里街販賣為生。戰後,香茅、漆樹、樹薯、香菇、茶葉、甘蔗、檳榔、花卉、筊白筍……都曾在這片土地佔有一席之地。而平坦的外大坪地區,則成了白蘿蔔、生薑、百香果的廣大種植區。

地震前桃米最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竹筍產業,種類有麻竹、桂竹、孟宗竹及綠竹,其中以麻竹為大宗,種植面積相當廣闊,是桃米里產量最大的農產品。而921地震後開展的綠色旅遊,則成了桃米的新興產業,提供社區四分之一以上的就業人口。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顏新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